我为什么讨厌苹果手机——对创新缺乏认可,过于封闭限制用户自主权,贵于天价。
1、缺乏创新
苹果手机自推出以来,虽然创造了很多紧跟潮流的设计,但是长期以来缺乏创新,只是不断升级硬件配置,而忽略了用户真实的需求。例如,手机的电池容量、存储容量等常规配置,苹果一直不愿意提升。同时,市场上其他厂商的创新设计也很少被苹果手机所接受。这总给人一种不敢拓展市场更大可能性的感觉。对于潜在的用户来说,很难被这种保守的态度所吸引。
另外,苹果手机的相机也一直是一个短板。虽然拍照质量优秀,但却缺乏了其他支持功能,例如广角、长焦等多种模式。这种在设计上对于多样性缺乏认识的设计,让人难以接受。
2、过于封闭限制
苹果生态环境过度封闭,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户手动安装软件,更难以自定义一些专属于自己的设置。不像安卓系统一样开放,苹果系统几乎没有给用户多少操作空间,而是借助Siri等语音指令来帮助操作。这种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的做法,让人有种厌倦感。
同时,苹果手机对于软件开发者的审核也非常严格,需要通过审核后才能在应用商店上架。然而,苹果审核线索却很模糊,开发者不知道自己的应用会被拒绝也不知道被拒绝的原因。这种行为也再度抬高了价格,严重地限制了一些劣势的开发者在iphone系统上开发和运行自己的应用。
3、贵于天价
苹果手机的价格一直都是业界的高峰。一款普通的iphone相当于本国一面墙的价格。苹果手机每一年都会出新的版本,同时价格每年都会随之上升,不仅是对于中低收入群体,甚至是高收入人群也感到难以承受。再加上苹果手机很多配货号一出,就被抢购抢空,同时增加销售业绩,这种心态让人非常绝望。
其次,苹果手机的售后服务也十分不友好。一旦进入服务传达环节,只能等待被分配,再等待被处理。而过程堪比“神器”。这种态度让人非常看不起这个带有“颜值”的手机品牌。
总结:
总之,苹果手机的高端形象、简约的设计,虽然赢得了很多用户的心,但是暴露出的问题更让人反感。品牌,是互相信任的结晶,更是对用户权益的保护。苹果手机如果不能改进自己设计上的问题,不能加强自己和消费者的联系,势必在行业中退出。道路会更加长远。